时光如白驹过隙,转眼又是一年的年末,不知不觉竟然就要步入 2022 了。

同时意味着地球再一次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

# 学习

# 四月的选科

首先是开了个毫无意义的选科指导大会,就算在会上做了很多笔记,最后挑选时仍然感到云里雾里,轮到我自己选的时候便犯了难……

学校给出的方案是纯文或物理搭上 1~2 个文科。(最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学校还开了一个纯理班。)

首先看成绩,我的物理、政治都是年级六百多名,地理、历史、生物、化学都是年级前五十至甚至更高。 而学校又没有物化地的班型,再加上跑班是肯定不可能的。

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兴趣,首先政治是不可能摸的。还顺带听说到大学时可以转系。

最后还是被学校打了脸 ( ̄﹃ ̄)

最后得出的结论是:去文科班🤣

虽然现在看来感觉是个多么好笑的决定

# 八月的博客与调班

# 博客

随着暑假接近了尾声,想到一些东西有感而发,便顺着知乎上的一篇教程搭建起了自己的独立博客。(8 月 24 日)

但至少到 11 月之前,仍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技术内容涌现出。(`-_ゝ -)

11~12 月还是太忙了,首先是学校放假天数一次比一次少啊>﹏<

(一周只有 SAT15:30~SUN13:50 放假时间)

这也导致了这片创造的原地一片荒芜……

最后,直到 2022 年的元旦才有时间去修改这个……

# 调班

本以为自己的选科是周密严谨的,但很快就出现了转折。

探查过其他班级的教师与自己的成绩水平后,最后还是决定去物化政班。

接着,在 8 月 30 号到校管委会去字了字,随之而来的便是调班,从政史地班到了物化政班,当然在选科自由的条件下这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,但对于我自己来说的未来,这种选择_稍微_好一些。。。

# 十月的信息学 "竞赛"

# 起步是低沉的……

首先当然是探查了情况,结果就是当头一棒。🙄

竞赛的具体的内容请看 CSP-J/S 云上游记

为了竞赛,考虑到我大多数时间在学校没时间去上网查找资料,便把目光转向书本,我便借助 OIwiki 买了 9 本书。最后只仔细读了《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 - 入门篇》的 70%(截止到 “数组” 前,已读了 180 页,共计 260 页)就放弃了……

通过那本书的自学,我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相当浅显的 C++ 语法。

毕竟没有经过科学的训练 (被市区的顶尖学校垄断),在被迫叫停之前至少我努力了 (ง・_・)ง

这些,只是一点点基础而已,虽然现在已经基本忘了……

变量、赋值语句、数据类型转换、变量的读入和输出、if 语句及其嵌套语句、逻辑和条件表达式、switch 语句、for/while/do-while 语句、多重循环。

以上均来自《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篇》;
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cmat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int n=1;
long double num_1,num_2,ans;
while (n<30){
 num_1=log(n+2)/log(n+1);
 n++;
 num_2=log(n+2)/log(n+1);
 ans=num_1*num_2;
 // 这段代码具体什么意义其实我自己也忘了……
}
cout<<ans<<endl;
}

然而…… 我参加信息学竞赛的想法,还是如阳光下的肥皂泡迅速破灭了……

最后不但没有取得多少成果,而且还被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说教了一遍。

11 月 11 号那场滑稽的期中考试也成了我的 OIer 生涯的最后通牒。

我也冠上了个 “中途退出” 的_美_ 名 (ಥ _ ಥ))

# 回首有望到了一些其他的

这一短暂的 OIer 历程带来的仅仅是坏处吗?

矛盾具有普遍性,我想并不是的。

在这里引用一段话:

有的学校可能会想:既然如此吃力不讨好,那我们还搞竞赛干嘛? 事实上大错特错。竞赛的收益,并不仅仅在一张奖状。开阔的视野,发散的思维,都是我们从竞赛中能学到的东西。

参考链接:

信息学竞赛全攻略 2:为什么要参加竞赛

作者:kkksc03

灯下随笔(四)—— 强基计划与竞赛的未来

作者:Studying Father 采用 (CC) BY-NC-SA 许可协议

# 十二月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

明明是 2022 年的事情,2021 年就早就已经开始备考了……

具体情况参见这篇文章

# 尾声

2022 就这么来了,眺望未来,我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一半,道阻且长。

最后留下一段《意林》上看到的话,与君共勉:

去找到能让你骄傲的事,去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,不要让大多数人的价值标准成为你自己的价值标准,永远不是别人说了算,是你自己说了算,你一定有比你周围人都更擅长的东西,去找到他,总有一天会找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