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飘向北方,别问我家乡,高耸古老的城墙,挡不住忧伤。

本文是在官方公布本科批次投档线后的深夜写下的,基本以第三人称行文,但还是有部分个人情绪,且意识流味较重,请慎重理性看待。

# 高考 ———— 打翻了调味罐

“今年的数学估计非常难,大家做好准备。”

“还看什么书啊,看了也没用了。”

“听说他昨晚到凌晨一点都没有睡着,真的假的?”

三天的试炼,悄无声息地在周围打响了。

踏出校门的一刻,看到了水泄不通的家长们在门口期待凯旋,同学们声嘶力竭地喊出口号,震耳欲聋。望向他们的眼神中,不仅是一份好奇,更是一份期待。

挥舞着黄澄澄的扇子,手摇着绿油油的复习手册,说着 “之乎者也” 似乎在挽留什么,看着周围同学的神情,他似乎忘记了是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。

陌生的地方,熟悉的气息,空旷的考场带给他的不是震撼,而是如秋天般的肃杀感。黑编织包中的资料他早已拿出,他蹲在无人的角落试图留下一些记忆,过去的,手中的,这里的。他所期待的不是欢声笑语,而是一份无悔。

走进了无数次幻想过的考场,气氛似乎没有怎么浓墨重彩的渲染,但他的心中早已五味杂陈。

一帆风顺在他这里永远是否命题,2B 铅笔都忘带的他在旁人看起来似乎不大聪明,但他最后还是用铅芯解决了问题。他虽对 "创新性" 早有耳闻,可是创新的语言文字运用还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。想起早读、课堂、晚自习背诵的日日夜夜,带给他的只有冲击与一丝懊恼,来不及担忧,就来到了最后的作文,可惜留给他的只有熟悉的模板与常规的思路,妙手对他仍是遥不可及的。下笔说不上是如有神助,只能是中规中矩。

他不知何为 "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失望" 的话语,洗了洗脸就走进了考场,不知是试卷看起来的简单还是他的期望让他颇为紧张,前几个小选择题全都算错让他心慌不已,记得之前妖魔鬼怪的模拟题都让他的分数一次一次创下新低,想起这些他看起来又自信了,以为逆风翻盘就在此刻,谁知这都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,少有的自信却隐患无穷。谁知最后他提交了只写完每个大题第一题的答卷,这就是他的高中三年的数学成果吗?不敢相信。

自以为是强项的英语,谁知听力广播却伴着回音,主播就像喉咙里面塞了个拖鞋…… 好在题目他能接受。最后缺少升华的结尾似乎少了灵魂。

物理试卷似乎出乎意料的简单,可惜他没有把握住。化学明明是他的强项,他却在时间分配上面翻了车。政治却又让他始料未及,他不知题目居然让他亲自参与碳排放交易,法律案件熟悉中却满是陌生。

走出考场,迎接他的没有鲜花簇拥,也没有热泪盈眶,他忘了如何表达欢喜,草草拍了几张照片就赶回了自己的学校,潦草的班会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,没有热热闹闹的合影,他却不知,正是这个班会宣告了他的高中生涯,最终,截止了。

他留下了什么?十几人的签名,班主任的临别赠语,或是一些虚无缥缈的联系方式,对他来说仅此而已,他认为这里没有什么好留恋的,他只是想逃离这个地方,去到所谓的远方,谁知这个 "远方" 早已被提取标好了价格。

# 高考查分 ———— 好运来了吗?

并没有。

揭晓成绩那一刻震碎了他的三观,尽管知道今年试卷简单分数线会长,但他没想到涨了 19 分,实在是接受不了这是本科最低控制线。

谁知与他同等级的同学洋洋洒洒都是 500 多分,瞠目结舌之余留下的只有数不清的问号。